betway必威西汉姆联
【机构巡礼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建设总结
2021年10月25日 09:00    
汇报人: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作为国内唯一以黄河文明及沿岸地区可持续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国家级综合性研究机构,以服务于“黄河文明伟大复兴”为目标,聚焦于“黄河文明探源传承”和“沿黄地区可持续发展”等国家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中心按照立足创新、提高质量、增强能力、服务国家的总体要求,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创新组织管理,强化开放合作,全面提升综合创新能力、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国际学术影响力和话语权,在方向凝练、队伍建设、学科建设、标志成果、人才培养、数据库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一、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

中心积极推进科研和人事体制改革,率先在学校探索实施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特区”政策和“专职研究员岗位制度”,实行固定编制和流动编制相结合的开放式人事管理模式,对专职研究人员采取专职研究员岗位管理,对兼职研究人员采取“带课题进基地、完成课题出基地”的聘任方式,实施岗位聘任的“代表作”评审制度,依能力和绩效定岗定酬,优劳优酬。

二、平台建设迈上新台阶

2018年,以中心为核心,在“黄河文明传承与现代文明建设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基础上,进一步协同北京大学、西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历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等单位优势创新资源,成功申报认定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为以早期中国、帝制中国、转型中国为轴线,全面梳理黄河文明发祥发展兴盛转折复兴的历史演进轨迹,深入挖掘黄河文明丰厚的传统价值和当代价值,建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黄河文明学术话语体系,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推进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形成“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平台基础。

依托中心和黄河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与中国历史研究院共建黄河文化研究院;组建成立“黄河文化遗产实验室”,获批为开封市重点实验室;重组“空间数据科学与流域可持续发展实验室”;创建“甲骨学与殷商文明协同创新平台”“钧窑学与华夏文明协同创新平台”“甲骨文与汉字文明传承发展研究中心”。获批260万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专项资金支持。

三、国际合作取得新突破

中心立足于全球视野下黄河文明与世界文明比较研究,探讨世界大河文明发祥的地理环境与类型学特征,全面梳理黄河文明的独特性和普遍性,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历史智慧。与希腊爱琴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和“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设立希腊文明研究中心,在希腊爱琴大学建立黄河文明研究中心,定期互派研究人员进行学术访问,联合开展科学研究,联合举办“中国--希腊环境与文化国际论坛”,为黄河文明与希腊文明比较研究搭建交流平台。2021年9月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希腊环境与文化国际论坛”,列入中希文化旅游年的重要活动。与芝加哥大学空间数据科学中心联合开发时空统计模型方法与软件平台。

四、内部机构设置更加完善

中心通过优化内设机构,整合研究队伍,凝练研究方向,完善管理体系。在原有5个研究所和1个实验室的基础上,调整设立国土空间规划研究所、历史地理与社会变迁研究所、甲骨文与汉字文明研究所、文学文献研究所、文化遗产与都城文明研究所、时空大数据与流域可持续发展实验室,新组建了黄河文化遗产实验室;设立党总支办公室、行政办公室、研究生与科研管理办公室、资料信息中心和《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编辑部。为贯彻《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依托甲骨文与汉字文明研究所组建甲骨学与汉字文明传承发展研究中心,协同西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文字博物馆等九家高校科研院所,成立“甲骨文与古代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五、研究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

实施专职研究员制度,现有专职教师79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11人,副高级职称人员18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3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38人。另有兼职研究员35人。十三五期间,入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人才2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人才1人,中宣部首批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中原百人计划”2人、“中原千人计划”4人,河南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四个一批”人才4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人文社科类)4人,河南省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1人,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1人。引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1人,长江学者1人,海外特聘讲座教授和特聘研究员18人。

六、研究生培养体系更加完善

申请获批“黄河学”“甲骨学与古代文明”两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博士点,实现了学校在交叉学科博士点设置上的历史性突破。研究生培养规模进一步扩大,与院系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87人,独立培养硕士研究生257人,目前在读独立招生黄河学交叉学科博士研究生8人、硕士研究生181人。

注重对研究生进行联合培养、国际化培养和跨学科培养。每年选派5名左右研究生赴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进行联合培养;引进英国剑桥大学教授Sally Church (程思丽)、希腊爱琴大学Ioannis Liritzis(揚尼斯)教授等高端外国专家到中心授课和举办学术讲座,推动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利用中心多学科综合优势,对研究生进行跨学科培养。

注重黄河文化的传承创新,连续组织暑期黄河流域西北三省学术考察活动,将黄河文化融入研究生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和教材体系,探索跨学科教育教学新模式。

筹建黄河学院,创建黄河学“科研育人计划”本科实验班,首届招录43名、第二届招收34名优秀本科生,开设“黄河学”获批为河南省精品视频公开课和在线公开课程。充分发挥跨学科、新文科研究优势,对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文理交叉,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文科的更新升级,完善文理交叉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打破学科壁垒,探讨“专业+黄河学”的培养计划,实现“N+1”模式教学。

七、承担一批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

近五年来,中心精心组织国家级项目的申报和管理,获批“中国历史上的灾害与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研究”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项;《期刊史料与 20 世纪中国文学史》《大遗址与河洛三代都城文明研究》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顺利结项,其中《期刊史料与 20 世纪中国文学史》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甲骨文全文数据库及商代语言文字释读研究》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专项。共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后期资助项目1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项目34项,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4项,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4项,其他省部级项目36项。

八、产出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

近五年来,产出《殷墟甲骨文书体分类萃编》(16册)、《考古中原系列丛书》(古都系列4册)等标志性成果,《黄河变迁与开封城市兴衰关系研究》《开封古城黄泛地层洪水记录及洪灾度反演》《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探索与评价(以河南省为例)》《沿黄黄金旅游带构建与可持续发展》《黄河流域旅游文化及其历史变迁》《欠发达区乡村聚落空间演变》《河南文脉丛书》(95册)等代表性成果。

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82篇,其中SCI/SSCI/A&HCI论文76篇,CSSCI论文286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河南日报》报刊上发表理论文章40余篇,出版著作48部。研究报告《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区集群化发展》获2016年度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钧窑通史》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论文二等奖。

九、资政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中心的智库功能和作用得到显著提升,2021年成功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与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共建“黄河文化智库”,探索“智库+媒体+学者”模式,推动跨界融合,扩大中心的智库影响。

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出台和实施,策划组织召开首届黄河(生态)经济带发展战略高层论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层论坛,提出构建黄河“生态-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支撑带,选派专家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的论证,应邀参加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文化与旅游部的专家座谈会、专题课题研究和有关规划编制,受邀参加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先后在《光明日报》《河南日报》、河南卫视《对话中原》《聚焦》、河南广播电视台《黄河新时代》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进行解读和阐释。咨政报告“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被教育部(高校智库专刊)采纳;王蕴智教授向时任省委书记谢伏瞻写信倡议创办“字书博物馆”并得到批复,荣获首届“王懿荣甲骨学奖”。

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提供应急决策咨询建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心立即组织科研团队,围绕疫情空间扩散特征、风险防控、复工复产等开展研究并提供决策咨询建议。1份决策咨询报告获得省领导批示,4份决策咨询报告在河南省委办公厅《综合与摘报》《要情汇报》以及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教育系统工作专班办公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报》刊发。中心荣获河南省委宣传部、省科协“疫情防控应急科普工作先进集体”、 中国地理学会“疫情防控应急科普工作先进集体”,中心赵宏波副教授获得中国地理学会“抗疫防疫先进地理工作者”、河南省教科文卫体系统“最美教师”等称号。

积极承担国家、省直部门和地方政府委托课题。“十三五”期间,河南大学国家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调查组先后完成兰考县脱贫退出评估、江西省贫困县退出评估、河南省和山西省精准扶贫年度工作成效评估等任务,评估团队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为“全国扶贫开发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先进集体”,乔家君教授和博士生马玉玲、朱乾坤荣获全国先进个人。先后承担完成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河南省编办、省发改委、省国土厅、省工信厅、省文旅厅等政府部门委托的《黄河流域产业发展趋势及下一步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黄河文化的内涵与时代价值》《河南西部(洛阳—平顶山)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方案(2019—2025年)》《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纲要》《河南省国土空间规划专题研究》《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与县域经济发展》《郑州市城市体检》等课题30余项,6份研究报告被中原经济区国土规划工作领导小组、河南省发改委、工信厅采纳,累计获批横向课题经费6000余万元。

十、学术交流活动更加活跃

“十三五”期间,中心主办各种学术会议48场,其中,主办第十届“黄河学”高层论坛暨“气候变化、黄河变迁与中原文明嬗变”国际学术研讨会等5场国际会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层论坛等34场全国性会议。年均举行高层次学术讲座37场次。

中心连续举办每年一届的“黄河学”高层论坛,重点围绕“轴心文明交流互鉴与包容性全球化”、“气候变化、黄河变迁与中原文明嬗变”、“古文字与出土文献语言研究”等论题展开研讨,持续推进“黄河学”学术研究和“黄河学”学科建设;打造“黄河文明大讲堂”,广泛探讨和宣扬黄河文明的历史内涵,深入挖掘黄河文明的时代价值;召开“甲骨学与殷商文明”平台启动仪式暨甲骨学与“黄河文明”特色学科群建设专家座谈会,弘扬甲骨学与汉字文明。与Beloit College联合开展本科生黄河文明研究实习;与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开展国际合作项目“黄河文明的海外传播与丝路沿线多元文明共融研究—基于全球史视阈与GIS技术的分析”研究。

中心获批6项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端外国专家项目”,1项国家外专局教科文卫一带一路重点引智项目;派出10余名研究人员到剑桥大学、多伦多大学、犹他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高校进行学术访学;中心师生外出参加国际高水平学术会议60余次。

中心构建的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国内国际研究网络逐步扩大,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出版5辑《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辑刊;与希腊爱琴大学合作主办国际期刊《Scientific Culture》和《Mediterranean Archaeology and Archaeometry》。

十一、发展展望

中心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紧扣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总体规划和目标指标体系,全面提升自主设置交叉学科“黄河学”、“甲骨文与古代文明”和相关支撑学科地理学、中国史、考古学、中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等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进一步聚焦早期中国文明化进程、黄河文化传承与转型发展、黄河中下游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等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黄河文化遗产实验室和时空大数据与流域可持续发展实验室为抓手,以团队建设、重大项目、创新成果为牵引,以机制体制改革为支撑,以黄河文明大数据平台和时空综合社会科学等方法创新为突破口,逐步把中心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显著、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黄河学”研究学术高地、黄河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高端平台、文史地综合交叉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高端智库。